從特斯拉上海建廠看新興外/合資電動車在大陸

文章發表於:華城電機Evalue電動車專業網站

時序進入2019年,離特斯拉2003年成立至今,儼然已過了16個年頭。2009年,特斯拉結束在台灣的分公司營運,為了取得美國政府所給予的補助,毅然決定撤回美國,選擇在北加矽谷設廠,最後落腳於舊金山灣區的東灣費利蒙(Fremont California),承接原先由豐田和通用所擁有的新聯合汽車製造公司(New United Motor Manufacturing, Inc.,簡稱NUMMI)。2016年位在美國內華達州沙漠中央,特斯拉的首個GigaFactory開始啟用。該工廠主要負責生產Model 3 電動車電動馬達、電池組件以及Powerwall和Powerpack。

至此,人稱現實版鋼鐵人的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帶領了新一波可謂是汽車工業的革命,把原先僅能小批量製造的電動車實現量產,並且努力的朝向普及化邁進。

然而,又是什麼理由,讓特斯拉決定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了美國海外唯一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1. 搶攻全世界發展最快的電動車市場:

2018年,可以說是全球汽車汽業深化電動車市場布局的一年。根據EV sales統計,2018年1~8月全球電動車銷量約為107.9萬輛。107.9萬輛是什麼概念?台灣2018年全年的汽車銷量也才435,135 輛。而電動車前20名的品牌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品牌就占了1/2,以上數據除了看出電動車的發展已勢不可檔外,中國大陸已然成為全球電動車發展最快、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

2.     中美貿易戰開打:
隨著中美貿易戰開打,來自美國的特斯拉自然是逃不了中國大陸政府對美國進口貨品所課的高關稅。因此,將原先自美國進口的特斯拉電動車改為在中國大陸當地製造,建一座屬於中國大陸市場的GigaFactory成了必要作法。雖然這就像IT產業一樣,特斯拉引以為傲的電動車核心技術很有可能因此遭到中國大陸竊取,但想和中國大陸的眾多品牌競爭,特斯拉甘願面對這樣的風險。

3.     大量提高產能以便降低生產成本:
日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宣告特斯拉車型降價公告,這波降價讓部分車型售價降幅達54%,同時特斯拉Model 3已經進入日產能1000部的水準,年產能已可達378,000部以上。未來若再加上上海的GigaFactory,特斯拉電動車全年產能上看100萬部已是指日可待。而電池這個電動車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生產成本也正在逐漸降低中。如此雙管齊下的生產效能,電動車普及化將不再只是伊隆‧馬斯克的癡人說夢。

基於以上3點,不難看出特斯拉積極搶攻中國大陸這塊電動車兵家必爭之地。不過除了上述的特斯拉於中國大陸插旗之外,本土廠商也正以超美趕英之姿,積極建立不同於傳統汽車大國如美國、德國、日本等的電動車市場規模。其中,新興的電動車品牌,更是在這極為重要的市場中大放異彩:

  1. NIO蔚來汽車

蔚來汽車成立於2014年,英文原名NEXT EV。2016年11月21日,成立才18個月的NEXT EV,於倫敦薩奇美術館(Saatchi Gallery)推出了新英文品牌NIO以及電動超跑EP9;2017年12月,蔚來汽車第一步量產車ES8正式於中國大陸上市;隔年9月,蔚來汽車以每股6.25美元發行價登陸紐交所,同時也成為了中國大陸市值排行第五的汽車公司;2018年11月廣州車展前夕,蔚來汽車於G4京港澳高速公路上建置了16座快速換電站;2018年12月15日,蔚來汽車發表了其下第二款量產型電動車ES6。以上,都是一個成立約莫5年的新興電動車品牌。除了在上海設有全球總部與研發中心;在美國加州矽谷聖荷西則有智慧網能研發總部;在德國汽車重鎮慕尼黑則設有造型中心;更在賽車的故鄉英國則是於倫敦設有極限性能研發中心,負責電動方程式賽車研發以及超跑項目。如此規模龐大的布局,業界甚至給了蔚來「特斯拉殺手」的封號,因為特斯拉在美國無法完成的快速換電站網路,蔚來汽車在中國大陸做到了!中國大陸在電動車的製造和研發,蔚來汽車可說是領頭羊。

2.     NEVS瑞典國家電動汽車公司
自2008年原瑞典SAAB在母集團通用汽車GM聲請破產後,幾經波折,期間曾短暫的被來自荷蘭的世爵汽車Spyker買下。最終在2012年,由瑞典國家電動汽車公司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取得SAAB經營權。車廠遂以NEVS為商標,並找來了國能集團的蔣大龍擔任董事長。2019年1月15日,恆大健康產業,以代價9.3億美元(約72.54億港元),收購瑞典國家電動汽車公司(NEVS)NEVS的51%股權。近日,瑞典國家電動汽車公司宣布已投資1.5億歐元,收購瑞典超級跑車製造商Koenigsegg的20%股份。兩家瑞典汽車公司將共同開發車輛,並將重點放在電動車研發製造上。目前,瑞典國家電動汽車公司將以電動車為主要產品,挾著過往SAAB的造車經驗,重返世界車壇。

3.. 小鵬汽車
近年來,在中國大陸掀起了一波互聯網(台灣稱之為網際網路)造車的風潮,許多原先並無相關車業背景的企業,紛紛投入了電動車產業。這其中不乏許多資金背景雄厚、曾經靠著網路產業起家的企業家,包括了:樂視的賈耀亭(與美國法拉第汽車合作)、汽車之家的李想(車和家創辦人)以及接下來談到的優視何小鵬(小鵬汽車創辦人)。小鵬汽車成立於2014年,由何小鵬、夏珩、何濤為主要發起人,找了來自廣汽、福特、特斯拉、德爾福(DELPHI)、法雷奧(Valeo)、騰訊、阿里巴巴、小米、華為等團隊成員。除此之外,小鵬汽車更有來自諸多大企業的投資(來自台灣的富士康也參與了投資),也讓這家車廠能在成立短短數年內便實現電動車量產,並於2018年12月12日上市並且開始交付車輛。後勢看漲的小鵬汽車,目標放在2019底完成3萬輛電動車的交付,同時計畫2020年底於中國大陸全國完成1000座超級充電站的建置。

當然,除了上述的三家電動車品牌之外,目前在中國大陸電動車品牌猶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家家成立,其中不乏許多利用「PPT」造車、連實體概念車都未曾看見的企業。而傳統車廠投入電動車的生產製造,如德國戴姆勒集團(DAIMLER)和比亞迪(BYD)合作的電動車品牌騰勢(DENZA)、BMW和華晨合作的電動車品牌之諾ZINORO、NISSAN和東風合作的啟辰(VENUCIA)以及來自瑞典的VOLVO旗下的POLESTAR之流,更早就不是車界新聞。

新興、傳統車廠前仆後繼地進入中國大陸電動車市場,一再地顯示中國大陸正積極的建立屬於自己的一套電動車遊戲規則。當時機成熟,各國就只能跟隨其腳步,分食這塊電動車大餅。產業若是想打入這塊市場,奪取先機已是刻不容緩。

相關閱讀:

【車廠故事】鋼鐵人的專屬車廠 – 來自矽谷 異軍突起的電動車品牌TESLA

Tesla 終於來台灣了》準備好信用卡上網預定 Tesla Model 3 吧!超級充電站可能跟著佈局台灣

21世紀的汽車產業‬革命 – ‪汽車電動化‬的趨勢。

About G

本名吳居叡,來自台灣,留美碩士。現居新北淡水。現任:汽車改裝品牌Custuning品牌總監。經歷:Jaguar Land Rover Taiwan顧客體驗經理、上海璞銳公關策劃諮詢公司新聞服務經理、瑞典商思康Semcon資深汽車市場/技術信息顧問、美國KleenSpeed電動車系統公司市場/媒體負責人,並曾任職於Auto-online台灣汽車線上情報網、台灣納智捷汽車。為汽車狂熱分子,關注亞洲職場現況。著有: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與Vista和Mario Yang合著) My name is G and I am from Taiwan. A MFA (master of fine art) lives in Tamsui, Taiwan. I am the brand director of Costuning, an electric car tuning brand. I was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r at Jaguar Land Rover Taiwan from 2016 to 2021. I used to be the Newsletter Manager at Prime-Research. I was also the senior automotive technical consultant at Semcon Informatics- a Swedish product information consulting group, VP of marketing and media at KleenSpeed - a electric vehicle system company in Silicon Valley, marketing intern at Luxgen - Taiwanese car brand, and a editor at Auto-online - a car news website and magazine.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