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給自己最充足的睡眠,超過七小時。早上孩子們得起床上家教課,8:00的,我謝謝我自己上週為孩子們約這位UBC家教,堅持約最早,連帶我自己也必須跟著起床一下,即便起床又回去睡,但至少有起來;之前每一天都睡超過八個小時到10個小時之間,外頭禿光光的枝枒後面全方面穿透而來的陽光,是個驚喜,也叫不醒我們,枯樹的頂端細細的枝頭,挺直在很高的半空,夾在藍天和白雲間一起微微的晃,或許是少了海鷗與烏鴉的聲音?

陽光接近中午更炎烈,我坐到黑色的沙發上,沙發已被烤了幾小時了,熱燙燙的,而我的肚子又開始痛了。是的,我給自己幾個提醒:第一、快樂。我需要咖啡,無論今天身體是痛或不痛,發生什麼事情、有沒有癌症在身上,喝不喝咖啡並沒有差別。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需要那個「積極的快樂的態度」,才可以幫助我準備、做對的決定,所以,我必須要喝咖啡。第二、準備得完全完整,才是王道。一直不斷在往前動、往前走,每天的時間都在往前推、在準備,再怎麼艱難的路我也能領回一些成就。

這一堂寫作課,是一很好的準備,匆忙中匆匆地形成這個點子,實在太棒了,現在,每個動作,我都在練習,練習真正的執行一個線上的課程,該怎麼做?從前,難道都沒有做過嗎?應該是說,這一次,我回到了本行,教了寫作,寫作不像離婚,寫作是主流的事,我再拿以前的主流名單號召,也得到了很有水準的學員了。這些學員在看我要開什麼課,所以我有壓力認真的做好這一堂課,學到更多。

一週以來,發生什麼事?發生的事就是:我像一顆氣球飄到加拿大,突然間好像以為自己失去了在台灣的foothold,失去了台灣的綁腳的?於是我就變成一個沒有自主、沒有主見的輕飄飄的氣球。但那是錯覺,其實我的腳已經綁得很緊,我升了一顆氣球來加拿大,是來探測這邊的風向和這邊的機會,氣球並沒有失去控制,我正享受著非常幸運的獨特,這個氣球綁得好好的──我慢慢地想起來了。

對吃海鮮素的我來說,在這裡吃東西,最佳選項為美食街的中式攤位的「四樣菜」,通常是三菜再送一個炒飯或炒麵,一度以為放棄飯麵很浪費,後來發現,不放棄的話,他們總將飯或麵佔便當盒子大部份,菜只剩一點點空間,反倒當我表示放棄飯麵了,店員會對我好一點,反過來幫我多加一點點菜。我在外面隨便的三樣菜基本上只能點炸的魚和一樣青菜,但在比較中式的mall,可以順利的點到不是炸的魚(通常是白色的魚,勾芡),再加紅燒豆腐,再加一份花椰菜。其總量超過台灣的一個池上便當(不加飯),有可能幾乎到兩個便當的菜量,價錢約在11元加幣至15元加幣之間,看是哪裡的美食街。若不吃那個,如昨天,你和孩子們吃了Tim Horton的一些熱食與咖啡後,我只剩麥當勞drive-thru(比較快)點了一個麥香魚(堡),魚片多要了一片,再加上一個McWrap。加拿大人特愛吃捲餅,那種厚捲皮只有這裡吃得到,McWrap我在店員建議下點了「脆雞培根捲,不要脆雞也不要培根」,就算只吃到生菜和蕃茄,仍因為吃到了久違的專用白醬和那個麵皮而滿足。

昨天向那個大啤酒肚的土耳其裔醫師拿到了可以照MRI的「許可」,接下來就可以約腹部MRI了,但是否應該自費花1600元加幣(約3.5萬台幣)來做這個?容我再考慮一下下。今天就放手點了星巴克的咖啡來了,讓自己的心情恢復,也因為心情恢復,肚子好像就再也沒痛了──不過,女兒被我們大人叮囑要趕快「收心」,她看著那張由家教上課以後寫滿滿的單字就開始掉眼淚了,還好我心情恢復,還有辦法趕快鼓勵這個太像「妹妹」的小女孩,提醒她,以前在補習班妳是永遠的100分,老師都和所有家長說了呢;以前在班上妳打敗所有學霸,一直考100分、第一名,一年努力下來變全班數學最強的呢!還有上國中以後妳以為只會排在全班的下半段,沒想到每次一邊念書一邊哭,月考仍都在前十名呢!只是我們現在沒時間「助跑」了,下週就要上課,其實不跑也沒關係,只是希望妳背點單字先準備,到時候在學校少一點點壓力、多一點點享受喲。過了幾年會變成我們大人都要請教妳這個單字是什麼意思呢(就像現在他們的日文程度已突飛猛進一樣)。

今天的陽光真正好,到了中午過後,陽光將客廳的鋁門窗的框框以及地毯、沙發,曬出一種「陽光的烤焦味」,我想起多年前的某個記憶,好溫暖的氣味。不過我想,也是因為我喝了咖啡,心情好了,才聞得到那個味道。妹妹拿起籃球,我說要不要出去打個球?但後來一直找不到時間,家裡的媽媽(你)對籃球恆沒興趣,轉而積極約非常不屬於此地、非常亞洲化的羽毛球。我想,我這個爸爸,從以前到現在從沒好好的有機會被支持著和兒女打籃球。

下午我一連錄了兩篇影片,其中一篇順利的下了字幕,我都是先準備PPT,大約三頁,然後在沒有講稿的狀況下直接開講,再用AI下好字幕後修改字幕,整個仍是一則相當「易懂」的作品,且似不必如網紅一樣在剪那些聲音讓聲音會一句緊接一句。剪了這樣兩片,就開始熟悉,熟悉就開啟了道路準備要變成了「習慣」,變成「習慣」以後我又多了一個「創作的武器」,這次,是我本人親講。這可以做什麼呢?

今天對加拿大爸爸團發了一個訊息:「小弟回台灣在網路與媒體界打滾多年,目前正苦尋願意受訪的旅加拿大(或旅美)、目前在美國或加拿大『大企業』工作的台灣人可以線上受訪,聊聊自己的專業、職涯、甘苦談。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認識這樣的人?」

這是為了下下週的線上活動的來賓而邀請。同時,我亦是在做「敲門磚」的測試,這裡的「生活人」到底和台灣的「事業人」相差多遠,是不是有機會在同一個時空交流?若沒辦法,我是在考慮一個可能性───我生活在溫哥華,生活上與「生活人」擦身而過,但實際上的「事業人」全部都在線上,那我就更必須要做虛擬的工作,而這部份不一定是我熟練的(我對一對一的社交、陌生拜訪B2B開發……將完全沒辦法施展)。後來有一兩個人回覆,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否能為我帶來「事業人」。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6:30pm angina level 0.7;服藥:6:40pm took coxine 4mg、12:30am took coxine 4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