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名過於實的四個景點

本博向來對宣傳英國旅遊可謂不留餘力-熱情情度之高,英國旅遊局本應給我一點補償。可是,和世上任何有遊客到的地方一樣,英國亦有些其實不怎麼樣的旅遊點。本日就一改主題,來談談英國不特別值得去,是名過於實的地方。

文章自然只是個人意見,若有不滿就請留言投訴吧。不過,入榜的四處,我都有親身去過的。

1 倫敦眼

倫敦眼似乎已是倫敦必遊之處:在Google搜索 “London Top Attraction”,第一個結果便是,比大笨鐘和白金漢宮還要靠前。然而,這大概是最只限遊客的活動:在我朋友群中,到過的只有寥寥數人,而且全數都是隨學校等免費或減價票前往的。

倫敦眼有三個很「嚴重」的問題:

首先,縱然近年城市面貌正大翻新著,倫敦還不像香港紐約,不是摩天大樓滿怖的城市,所以在高空看風景也沒有這兩個城市般震撼/有意思。所以,在排上兩小時的隊,再花上每人二三十英鎊,去坐(本質是)轉一圈要一小時的摩天輪,在最高點待上數分鐘後坐在車廂發呆,就不是個划算之舉了。

其次,要看倫敦天際的風光,更好更划算的選擇實在多。用差不多的價格,可到歐洲第一高樓The Shard的觀景台,從上而下看忽然縮得很小的倫敦;預算更多的話還可在樓中來杯雞尾酒,甚至享受個午餐晚餐。若只想單純的賞景,Tate Modern剛剛開放的新翼有一免費的觀景層,對遊客們最有興趣,面向泰唔士河的景觀實在差不遠。再簡單點,倫敦有數個處於高地的公園,像是Forest Hill或是Greenwich Park,在參觀之時亦可順道一看倫敦的高樓大廈。

最後,倫敦眼跟艾菲爾鐵塔等標誌性的觀景地點,同樣有一缺點:在眼上的看景,是看不到倫敦眼的…身在廬山,就看不到廬山真面目了…

2 倫敦遊河船

在倫敦,不值得坐摩天輪。當看到遊河船是榜上第二時,你大概會認為船同樣是個遊客陷阱吧。

非也非也:坐船是看倫敦面貌的最佳方案之一。在(寒冷的?)泰唔士河上飛馳看看倫敦兩岸,不但能從一獨特的角度(拍照角度最佳)遊覽這大都會,而且避開煩人的交通擠塞。我就曾在學校旅行時坐過遊河船一次,記得居然巧合得碰上倫敦塔橋打開的一刻,還特別的寫了一篇網誌作記念呢。

遊船河是我全力建議的活動;然而,遊泰唔士河卻不需坐遊客專用的觀光船,就用倫敦本身的渡輪好了。倫敦有一由「泰唔士快艇」(Thames Clipper)所營運的渡輪網,河上由西面的Kew Gardens至東面的格林威治都有碼頭,船所到的旅遊點比坐觀光船還要多。船在平日每二十分鐘一班,所以還能很方便的買張一日票隨上隨下遊倫敦。

從大笨鐘到格林威治的旅程就很不錯。

坐渡輪雖比地鐵貴,但總比觀光船划算;而且若需要兩岸景點的導賞,拿出手機在渡輪的網站上亦有提供。

更不要說,坐渡輪有免費上網…

3 巨石陣

巨石陣,是英國西南部謎一樣的石群,不但是全國最著名的史前古蹟和世界遺產,亦是最受遊客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

我們對巨石陣認知可說是十分少,唯一確定的就是石來由三百多公里以外的威爾斯,而意義到現在還是無人知曉。至於它的用途,主要有四套解釋:有說是部落舉行儀式的中心,又或者是個天文台,甚至是個巨型日曆,或是個古時墓地,總而言之就個永世的謎題,供後世歷史學家們爭論好了。

你大概會問,在人類歷史上這樣富有意義的地方,難道不是英國必到之處嗎?對,可是,巨石陣有意思的原因亦完全的在於它的歷史意義:沒有對史前歷史文化等等的認識和興趣,那到巨石陣的日程就會變成:

一大清早起床坐上火車巴士,從倫敦出發差不多兩三小時到海外遊客不會到的Wiltshire,為了在公路旁邊看一堆無人能解釋其來龍去脈的大石頭,再坐相同時間的車回家…

有些地方,去到還是要先做做功課…

4 多佛白崖

多佛的白色懸崖,位於英格蘭最東南的角落,傳統上被當成距歐洲大陸最近的一點。年前曾到過一次,那時寫下了多佛要去的理由:「這片懸崖更被昇華成精神食糧的級別:它是初來乍到的遊人們對英國的第一印象,才是英國人離鄉別井到看到英國的最後一眼。」

遊白崖有兩個方法:一是從法國比利時坐船到英國時經過;又或能坐車從英國方向一遊。有機會的話,請必定選前者-但那大概不能被稱作「英國旅遊」吧…

選後者,是我第一次在英國旅遊時感到失望,有點不甚了了的地方。問題說穿了很簡單:懸崖不白。作為港口重地,多佛懸崖一直深受侵蝕的威脅,政府對此的對策是在懸崖上種草,所以所謂的白色懸崖,其實都是綠色的…

其次,白崖深受上面所謂的「廬山」問題:當最具遊覽價值的景觀在你腳下的時候,能看見的…就只是一片綠綠的草原。

多佛白崖,還是從法國去比較好。

一看以上四點,除倫敦眼外,幾乎都不是景點的問題。本博果然還是英國旅遊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