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友友:张艺谋《山楂树》硬伤篇(唇读版)(1-20)

艾米为张艺谋新片《山楂树之恋》写的“硬伤”系列风趣幽默,一针见血,但考虑到有些人没看过影片,不一定能领会到其中的幽默,有的甚至看不懂,所以我来搞个“唇读”版,用白开水的写法把艾米的分析总结一下。

1、 (1) 影片以开始,我们看见“开门办学”被翻译成“build classroom in the fields”,这样翻译容易令人误解,以为是“在田野里建造教室”。

“开门办学”并不仅仅指学生到农村去学农,也指到工厂学工,到部队学军,到医院学医等。网上能找到比上面的译文更好的翻译,比如“carry out open-door education” “conduct open-door schooling”等。

(2) 影片将故事发生时间放在“70年代初”,但70年代初应该是指70年到72年左右,充其量可以包括73年。顶职的政策是75年才在全国实行的,而影片中静秋在70年代初就“留校”了,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有人提到高中毕业也有留校的,但那大多是比较贫穷的地区,师资极度缺乏,不得不从本校毕业生中抽人教书,这样的情况,在一个至少有八所中学的城市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70年代初期,文化课不被重视,时兴“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工农兵就是老师,哪里用得着从高中毕业生里留人教书?更不会留一个爸爸是右派、妈妈是正被监督劳动的走资派的女儿。

(3)派学生到农村去编写教材,与一般的“开门办学”不相同,开门办学是把全班学生派到农村工厂部队去学习,而编写教材则是让少数几个作文特别好的学生去基层采集素材,写成教材,供师生使用。这是邓小平上台后搞(资本主义)“回潮”、学校重新重视文化课教学的结果。

影片笼统地介绍为“开门办学”,没有把时代背景交代清楚。

2、影片中“八中教育革命实践小组”去西村坪的时候,乘坐的是一辆非常现代,非常干净的汽车,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那时跑县城的长途汽车,都是又破又脏的。不仅如此,整个影片里,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有公车出现,都是这一辆,感觉很糊弄人。

3、“欢迎市八中教育革命实践小组”被翻译成“Welcome to the City Academy No. 8 Secondary Education Revolution Team”,这个翻译显然不对。

有人说“welcome”也可以做名词,比如“my welcome to our visitors”。不错,welcome是可以做名词,但后面接的是表人的名词,比如visitors。但影片中的译文在welcome之后接的是表地点的名词City Academy,那么welcome就不是用作名词,而是用作动词,与to一起表示“欢迎… …到(某处)来”。

“八中教育革命实践小组”被翻译成No. 8 Secondary Education Revolution Team,在secondary后面少了个school,变成“二流的”“次要的”,但仍能看出是在翻译“八中教育革命实践小组”,所以前面的City Academy就只能是指某个地点。

全句翻译叠床架屋,错漏连连。

4、师生从车上下来,张队长在车下迎接,当罗老师介绍说“这是西坪的张队长”后,除了一个女学生鞠了一个躬之外,其他学生毫无反应,一点也不热情,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这是对待贫下中农的态度问题。而那个女学生的鞠躬,也不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因为鞠躬早已跟叩头和作揖一道,被当做封建主义的东西批倒批臭了,那时兴敬礼,不兴鞠躬。

5、张队长和师生们来到“英雄树”下,张队长刚说了一句“这就是那棵有名的英雄树呢”,罗老师就喧宾夺主地把话头抢走,长篇大论讲起来。讲了一通,张队长刚抓住机会说了半句“鬼子在这个地方啊”,罗老师就又抢过去了。

罗老师这样的“臭老九”,在文革期间哪里敢这么放肆地打断贫下中农的话?即便不是文革,作为知识分子的罗老师也不会这么没礼貌,几次三番插嘴抢话头。

6、最雷人的台词来了:罗老师说:“从第一个抗日志士被日本侵略者枪杀在这棵树下,无数的抗日英雄前仆后继地在这棵山楂树下牺牲。”、

“前赴后继”是一个成语,表示“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跟上去”,我们可以说“前赴后继地冲锋”,“前赴后继干革命”,但“前赴后继地在这个山楂树下牺牲”就成了抗日英雄们争着抢着跑到这棵树下去牺牲了。

“牺牲”的英语翻译用了被动语态,成了“被牺牲,被用作牺牲品”,与原意正好相反。

7、文革是个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的年代,每人每年只一丈五尺布票,而静秋这样身高的人,做件衣服就要六尺五,做条裤子也要六尺五,一年的布票只够做一套衣服。被子就要得更多,光被里就要一丈五,被面也要一丈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年的布票,连买一床被子都不够。

但影片中师生们的背包都很洁白整齐,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8、张队长带着周冬雨来到自己家,把周冬雨介绍给自己的老伴,周冬雨来了个日本式的深度鞠躬礼,连台词都有日本味道:“唉嗨,大妈”。

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因为文革期间把鞠躬叩头等都当封建习俗禁掉了。即使到了现在,见面时鞠躬也不是很常见吧?

9.大妈指着照片向周冬雨介绍家里人,介绍到长芳的时候,我们赫然看见一个十七八岁女青年的照片,文革初期的打扮,军装,红袖章。

但长芳在故事发生时仍在读中学,说明她在文革初期不可能当上红卫兵。如果是为了照相才穿成那样的,也不符合社会实际,因为那时“红卫兵”已经成了“造反派”的代名词,而“造反派”已经成了“反党”的代名词,尤其是在爱穿军装戴军帽拿“红宝书”的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罕之后,那种打扮更是不时兴了。

10、当大妈说“城里的头绳当然好看”之后,欢欢接了一句“三爹也是城里人”,这句话接得不符合小孩子的思维方式,因为欢欢此刻的注意力在“头绳”上,而不是在“城里”上,不可能从“头绳”联想到“三爹”,顶多联想到“我也想要城里的头绳”。

11、 欢欢这句话还剧透了窦骁的身份,但后来长芳向周冬雨介绍家人和窦骁的时候,周冬雨又不知道窦骁是城里人了,把他当成村长家的孩子,前后矛盾。

12、勘探队的工棚与钻井肩并肩地竖在那里,中间只隔几尺远,这等于是把工地和驻地混在一块了。据熟悉勘探工作的网友证实:勘探队员居住的工棚是不会跟钻井挤在一起的。

13、窦骁看到周冬雨之后的第一句话是:“这就是城里来的学生作家?”

这个句式表现的出不耐烦、不屑一顾的含义,正如我们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张艺谋?”,暗含的是一种不屑,几乎都能听到“切”的一声了。

而“学生作家”基本概括了周冬雨的身份,那么周冬雨后面的“我不是作家,我是学生”的辩驳和解释就显得多余,至少是不到位,应该说“我不是作家,我只是学生”。

14、周冬雨的回答里还有一句,说她是来采写村史的,然后说:“回去帮老师编教材”。

这就把“教改”的意义完全搞错了,老师编教材是本职工作,不是“教育革命”,只有学生编教材才可以称得上“教改”或者“教育革命”。

15、接下去,周冬雨和窦骁谈论那棵开红花的山楂树,窦骁回答说:“你怎么听就怎么写。开什么颜色的花很重要吗?”

窦骁的回答很不耐烦,不符合人物性格,而且答非所问,周冬雨想知道的是红花是不是烈士鲜血染成的,而不是开什么颜色的花。

窦骁还说:“那还不简单,等那棵树开花的时候,你来看一眼不就行了吗?”

周冬雨必须在离开西村坪之前就把教材写出来,所以窦骁这句话不仅不能解决她的问题,还显出窦骁的不体贴不近人情。

16、周冬雨在房间写教材,窦骁进来了,拿起教材来看,结果用的是唇读的方式,一边看一遍嗡动嘴唇。这是最低层次的读书法,既费时间,又不容易掌握文章内容,作为老三这样一个博览群书的文学青年,自然不该用这种方式读书,更不该在唇读片刻后还煞有介事地说:“你文笔很好。”

17、周冬雨在窗前写材料,窦骁摸进来,两人说了一番话后,窦骁掏出一个灯泡,为周冬雨换上,解释说“写材料费眼睛”。

但紧接着的一个镜头是银幕转暗,于是让人以为窦骁换上的灯泡是坏的。

18、窦骁消失了几天,回来后的解释是“我到二队修柴油机去了。”

窦骁是勘探队干技术活的,怎么会被叫到二队去修柴油机,而且一修好几天?

19、窦骁修完柴油机回来,送给周冬雨一支钢笔,理由是:“我这是为革命节约墨水呢。”

那时的钢笔是比较贵重的礼物,周冬雨跟窦骁相识不久,不会因为一句玩笑就收下礼物,尤其是影片前面罗老师专门有交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20、周冬雨收下礼物后,窦骁问:“喜欢吗?”但周冬雨回答说:“罗老师通知我回学校排练个节目,还鼓励我好好表现,争取能够留校,我明天要回市里几天。”

首先这个回答是答非所问,其次,在回答中无缘无故插入留校的事,跟眼前的话题不相关,且把好好的思路给打断了,从“眼前”跳到“今后”又跳回“眼前”。

9 responses to “艾友友:张艺谋《山楂树》硬伤篇(唇读版)(1-20)

  1. 经典

  2. 米粉油条

    先坐下慢慢看

  3. 跟读中

  4. 我是一边看,一边笑,挺“佩服”张艺谋他们的,楞是把《山楂树之恋》拍成了一部搞笑片,老谋子找错人了,应该找周星驰。

  5. 艾米的“硬伤篇”,风趣幽默,可用于做教材学习;
    艾友友的“唇读片”言简意赅,可当成笔记,用于复习考试。
    它俩是绝配。

  6. 友版唇读白开水,言简意赅也回味。解的是缪读篡改,品的是山楂精髓。

  7. 艾友友写得简单明了,适合各色人等。
    电影中,欢欢不停地“咯咯”,周冬雨不停地“嘿嘿”,两家伙的做作笑声实在恐
    怖。

  8. 如果顾小白张艺谋等人能在拍戏前拟出一个简单明了的拍摄提纲(还不提分镜头剧本),这部影片就不会拍得这么没头绪。

    据说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张艺谋考虑到两个主演是新人,采用的是按时间顺序拍摄的方式,而不是通常使用的打乱顺序拍摄的方式。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拍得这么头绪不清,说明他们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一根清晰的线索,什么先发生,什么后发生,什么引起了什么,什么是什么的结果,脑子里完全没概念。

发言的人请给自己一个比较好辨识(也比较固定的)ID,凡是没名字的,我就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