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山楂树之恋》被顾小白整成了《菜花地自恋》(多图)

写在前面:对于《山楂树之恋》电影改编,我探讨的是“改得好不好”这个问题,而顾小白及其追随者回应的时候,说的都是“能不能改”的问题。不知道他们是有意指东打西,还是根本没搞明白这两个问题的区别。

顾小白能不能改动原著的故事情节?当然能,如果不能,我早就告他侵权了。但“能改”不等于“改得好”。我是原著作者,我有权探讨“改得好不好”这个问题,各位小白大白们如果没能力驳倒我的观点,就趁早一边稍息,别说些“你把改编权卖掉了,就不要对人家的改编说三道四”之类的白痴话,你应该去对顾小白说:“如果你不让人评论你的改编,你就应该去当国王”。但也请别忘了,哪怕是国王,也有不怕事的小孩子会指出他没穿衣服。)

(顾小白自恋于菜花地)

据说顾小白负责的是电影《山楂树之恋》电影改编的前三分之一,而目前开拍的正是这一部分,下面,我就对已经曝光的《山楂树之恋》电影情节做个简评:

(1)季节大挪移

在《山楂树之恋》原著中,故事发生在“春寒料峭”的季节,也就是初春,而顾小白把故事发生的季节从初春搬到了“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的初夏,这大概是他那“菜花儿情结”的一种爆发(参见顾小白菜花儿地里的玉照)。

那么顾小白有没有权利做这种改动呢?当然有,因为他是编剧,改编权拥有者请他改编,他当然可以改动原著情节。

问题是这样改好不好呢?当然不好,因为这一改,整个故事的构架就被打乱了,很多故事情节就无处依附。

比如静秋到河里洗床单的情节,如果是春寒料峭的季节,那么老三的热心帮助显得非常体贴非常可贵,因为他知道女孩子沾了冷水不好,他出手相助的后面蕴含着他对女性的理解、关心和体贴。但改在温暖的初夏,就失去了这个意义,老三出手相助就成了可有可无,虽然仍能体现老三的热心帮助,但调情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体贴关怀。

再如,原著里故事一开头,就有老三邀请静秋来看山楂花的情节,这表现了老三对静秋的一见钟情,也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但被顾小白把季节这样一改,这个情节就只能删掉,因为已经是初夏季节,山楂花即使还没开放,在静秋待在西村坪的这段时间也会开放,老三还邀请个甚?

当静秋回城之后,这个故事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情节是老三给静秋送去一束山楂花,但经顾小白一改,这个情节也只好删掉,不然就会“穿帮”:静秋在西村坪的时候,已经是山楂花开的季节,也就是说,她已经看到山楂花了,为什么老三还要跑那么远送一束山楂花来呢?而且静秋回城也有日子了,山楂花应该早已谢了。

还有老三背静秋过河一段,到了初夏季节,河水上涨,老三就该游着水驮静秋过河了,而静秋是个会游泳的人,天气又那么暖和,何不两人一起游过河去?当然顾小白可以把河水设计得浅一些,那也没用,两人一同淌过去就行了。

不仅如此,如果老三和静秋是一同游过河或者一同淌过河,那么被长林发现,静秋就不用那么担心,而不那么担心就不会出现后面的躲避老三。

顾小白可以辩解说,是的,天气温暖了,但人家老三就是要帮静秋洗床单,就是要背静秋过河,你能怎么样?

我不能怎么样,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老三,就很做作,目的性就太强,他做这些,只是一种追女孩子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很肤浅,很多余,很无足重轻,也许可以感动一些泪点低、一辈子没得到过男人追求和关心的女观众,但不会感动那些稍有头脑的人,更不会感动静秋。

说到底,季节这么一改,很多故事情节都得改动,与山楂树山楂花有关的情节都得删掉,人物形象也被彻底改变,最终就改成了顾小白的“菜花地自恋”,用“自恋”,而不用“之恋”,是因为菜花地对故事发展不起任何作用,就如顾小白在菜花地里搔首弄姿,而菜花地并不领情一样。

(2)河边抢床单

原著里是河边洗床单,而不是抢床单,因为“抢”不符合人物性格。静秋是个很沉静的女孩,举手投足都很稳重,绝对不会格格地笑,张扬地跑,更不会与一个刚认识的男人抢床单调情。

原著的情节是这样的:

静秋发现床单被弄脏了,就打了一盆水,偷偷洗掉了血迹。但大妈家没自来水,吃用的水都是从河边挑来的,所以她不能在家里清洗床单,只好到河边去清洗。但那天是个阴天,而阴天洗床单会显得可疑,人家会猜到发生了什么,所以她是偷偷摸摸胆战心惊地去河边的。

她还知道女孩子经期不应该沾冷水,但她没办法,只好冒险。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三出现了,可说是雪中送炭,他说服了静秋,让他来帮着清洗床单。静秋站在岸上,披着老三的半长蓝大衣,看他在河里清洗床单。老三逗她,故意让床单漂走,然后再去抓回来。

顾小白曾经将这一段改编成这样:

“静秋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庄,这个女孩来了月经,因为紧张偷偷出去洗床单。床单上的那种东西,像一朵花一样,在水里开着。”

这个镜头遭到网友的痛批,艾友友说:“顾小白的审美取向直逼那些有收集女孩子脏内裤癖好的变态老男人。”

现在这一段的拍摄现场遭到曝光,我们看到影片里的床单是蓝色格花的,应该没有经血的污迹,说明要么是顾小白在这件事上听取了网友的批评,改变了他那猥琐的设计,要么是导演张艺谋砍掉了顾小白很得意的“写意”镜头,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救了顾小白一命,不然“经血床单”会成为他编剧生涯的一个噩梦,永远追随着他。

但由于季节的改变,这场戏又出现了“穿帮”镜头,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初夏,“静秋”穿的是单衣,而老三却穿着毛背心和蓝大衣,仿佛是隔在两个不同的季节。

至于河流太窄,根本不足以抖开床单清洗之类的小穿帮,我就不多说了,很多网友已经发现并扔了臭鸡蛋。

(3)顺便评评“老三”

前段时间虽然有人“曝光”了扮演老三的演员窦骁,但因为没有近镜头剧照,我不能肯定他真的是扮演老三的演员。今天曝光的“静秋老三河边抢床单”剧照,可以证明他的确是扮演老三的演员。

对他的外型,我不想做过多评价,脸相肯定是不像老三的,身材的高度应该没问题,但他似乎长着一双“古典美人肩”,就是“削肩”,这从他穿着蓝色大衣站在溪水里抖床单的那个镜头可以看出来,从脖子到衣肩,至少是45度角。这不符合当时的审美观,那时的男人,要长着“军官肩”才威风英俊,而所谓“军官肩”,就是比较平的肩,像开国时佩戴军衔标志的军官一样。

窦骁剧照中的“美人肩”,可能与他前后胸肌肉比较发达有关,也可能是服装的问题,他这身服装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垮”,大衣的肩是垮垮的,里面的灰色毛背心是垮垮的,白衬衣是垮垮的,黄军裤也是垮垮的,连他站立的姿势都是垮垮的,仿佛裤裆太低,两腿受到牵扯,无法分开,他不得不将两手伸进裤袋,向上提着裤子。

这自然不是老三的风格,老三是“走路两腿笔直”的军人风格,而老三又曾是文艺兵,所以穿衣非常“熨帖”,不会这么垮三垮四,更不会穿“向左转”的大腰军裤。

窦骁的这个“垮”,很有当今北美teenager(十几岁毛孩子)的衣着风格,仿佛窦骁同学正在多伦多大街上嚼着口香糖打着口哨泡妞呢,就被一群“土八路”给绑架到中国的一个小山沟来了,不由分说,汗涔涔的就被塞进一件不合身的蓝大衣,硬要他去泡一个金鱼眼+纸板身材的女孩,他那表情能“深情”得了?

还有这个蓝大衣,原著里是勘探队发的那种蓝色棉大衣,工装,半长,齐膝,毛领,但在电影里被改成了蓝色呢子大衣,而且是极现代的西服领,于是勘探工人被变形为“纨绔公子”了。我说窦骁啊,你在野外搞勘探,穿个呢大衣作甚呢?这么热的天,也不怕捂出痱子来?你还穿着呢大衣下河洗床单,你是存心要恶心死观众啊?

窦骁的发型也很“潮”,不像七十年代的“文艺青年”,倒像零十年代的所谓“型男”。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可以改名了,就叫《菜花地自恋》吧。

62 responses to “艾米:《山楂树之恋》被顾小白整成了《菜花地自恋》(多图)

  1. 艾米对季节、人物、性格、故事的发展分析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好!

    顾“阿白”的小脑袋哪里会这么有逻辑!他浆糊一样,兴之所至,胡编乱造。不知是哪个有眼无珠的家伙选这么个既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又没有文学修养的小白做编剧,糟塌了山楂这本经典小说。“山楂树之恋”已经具备了完美的情节、人物性格、细节描写,张艺谋要做的就是把它从文字变成画面。这么简单的事不做,却去把好的改成差的,让肤浅、俗气充斥银幕,笨蛋!

  2. 砸得既有力度又不失幽默,好。

  3. 刚看到小白的玉照。长得好坏咱不评价,那是天生的。BUT,BUT……有人说过,三十岁以后每个人就要为自己的脸相负责了。美丑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张脸所反映出来的内心。

  4. 《菜花地自恋》太贴切了:)

  5. 仔细看照片,窦骁的确长着一副古典美人肩。

    顾小白的菜花地自恋,看了就叫人倒胃口。

  6. 123我们都是木头人

    “我说窦骁啊,你在野外搞勘探,穿个呢大衣作甚呢?这么热的天,也不怕捂出痱子来?你还穿着呢大衣下河洗床单,你是存心要恶心死观众啊?”
    我想窦骁也不想这样 为了符合张导的标准 自己可能不敢提出抗议 真可怜

  7. 回复“123我们都是木头人”: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窦骁的问题,我这样写,只是为了搞笑嘛。

  8. 如果你看我的反砸文章,看得开心大笑,觉得很爽,你就看看,就评评。如果你有一丁点“但是”在里面,就别看,至少别评。

  9. 打开帖子,看见顾小白那张极度扭曲的恶心脸孔,我就被吓到了!
    艾米这名字取得好,太贴切了!
    前些时候我看到男猪脚穿的衣服时,就觉得有点太过了。

  10. Hi, 艾米,

    看了你的短文,俺要笑死了. 你就心痛吧. 为你以后嫁女儿做好心里准备~~~

  11. 楼上这个“眯眯”你想说啥啊?“嫁女儿”什么意思?说话不清楚不如不说,要发言就想好再说,在别人博客发言不是自言自语,表达不清意思的就别说了。

  12. 没看出穿军大衣的效果来。感觉穿s号的人穿了XL

  13. 海天一色

    嘻嘻,艾米你太逗了!

    “小白编”在菜地还咧嘴瞎掰呢,能编出个甚呀?

    去年“王铁人”刚拍完,都是同行,借件蓝大衣工装用,又用不坏算个甚哪?

    造型师摸不准老三的发型,就照艾园004帅哥的头型理,这一竿子就支到多伦多,得多远哪:)

  14. 我是一片云

    顾小白们,要“菜花地自恋”就自恋吧!不要挂羊头卖狗肉,糟践山楂树!

  15. 哎shenmo,
    你想干嘛? 你看清我的留言再说.
    我想说的是艾米现在为她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改成这样而苦恼,这有错吗?
    请问你又是谁,你不也在别人博客自言自语吗?

  16. 顾小白,把个好端端的菜花地糟蹋了也就算了,还要自不量力地糟蹋山楂树!张艺谋们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找这么个恶心巴拉的人来编剧?

  17. 回复“眯眯”:

    我早就说过,我不苦恼,又不是我瞎改,我为什么要苦恼?编剧改出来的东西越糟糕,越说明我的原著高明。

    至于“嫁女儿”,我相信我的女儿有识人的智慧,我尊重我女儿的选择,我不会为她出嫁“痛心”。

  18. 回复“眯眯”:

    shenmo是我的“知傻”,我允许她在这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有意见,可以到上级主管部门去提。

  19. 海天一色

    楼上的眯眯:你第一次把话说清楚,就不会引起误解了。艾米“嫁女儿”,我第一感觉是与艾颜有关。

  20. 艾米砸得精准!顾小白之流稍稍聪明一点,就应该多到艾园来学习学习,可以少走弯路,不至于出力不讨好犯一些愚蠢至极的错误。

  21. 我了解野外勘探队员生活,他们的劳保不可能发那样领子的衣服,他们发的服装就分冬装和夏装,野外吗,冬装一定要能防寒,所以衣领是扣子一直能扣到脖子下面的那种,以防止寒风灌进脖子,绝不会是那种西服领,而且哪可能发呢子大衣。

    原著中静秋穿的是哥哥的旧棉衣,这样两人的衣服季节才能相配。

  22. 初看“顾小白自恋于菜花地”相片我以为是PS过的,却原来是真的?这个形象特意放出来吓人的?那个头身比例怎么像吃劣质奶粉长大的大头娃娃?

  23. 张艺谋你咋这么蠢啊,弄这么个小白编剧

  24. 哈哈哈哈,艾米砸得太精彩了,我对电影没兴趣,只对艾米的砸文有兴趣。国内电影就那样,怎么拍也脱不了那个套套,虚假,做作。银幕上的人要死要活,哭天哭地,但观众兀自觉得好笑。

    艾米的小说正相反,故事人物并不一定哭天抢地,但读者感动得无以复加。

  25. 记得有谁评价过爱情小说的几个境界:

    1、读者看不出为什么男主要爱女主,或者女主要爱男主,觉得男主女主有病。

    2、读者可以理解为什么男主爱女主,或者女主爱男主:那样的男人嘛,当然要爱那样的女人,但我是不会爱的。

    3、读者爱上了男主或者女主。

    4、读者爱上了作者。

    由于艾黄的作品女读者多,而且多从女主的角度来写,所以艾米写到了第三境界,黄颜写到了第四境界:)

  26. 我最怕看国内那些做作的电影,一忽儿放声大哭,一忽儿咯咯假笑。被人批评得多,现在有的演员就装深沉,目无表情,直楞楞地,以为那就是“自然”。古装片就动辄下跪,武打片就飞来飞去,我家小孩儿听见电视里在嚎啕大哭就知道是中国片子。偶而瞄一眼电视,一看有人在天上飞,就知道是中国武打片。只有LD看得津津有味,一片不拉。还哀叹家人没有共同兴趣。

  27. 艾米砸得太好了。

    那个顾小白的照片,我简直不敢看第二遍,每次浏览过那里,都得恶心半天。

    艾友友老师说的太对了。

    “艾米写到了第三境界,黄颜写到了第四境界:)

  28. 艾友友总结得精彩:
    “3、读者爱上了男主或者女主”——-艾米。

    “4、读者爱上了作者”——–黄颜。

  29. “……所以艾米写到了第三境界,黄颜写到了第四境界:)”

    第一次不同意艾友友的评论, 我觉得艾米早就写到了第四境界:)

  30. “窦骁的这个“垮”,很有当今北美teenager(十几岁毛孩子)的衣着风格,仿佛窦骁同学正在多伦多大街上嚼着口香糖打着口哨泡妞呢,就被一群“土八路”给绑架到中国的一个小山沟来了,不由分说,汗涔涔的就被塞进一件不合身的蓝大衣,硬要他去泡一个金鱼眼+纸板身材的女孩,他那表情能“深情”得了?”

    笑得我肚子疼:)

  31. 十年忽悠

    山楂树一直拍,顾小白一直白,艾米一直砸,我们就一直笑。

    欢乐多!

  32. 十年忽悠

    “顾小白自恋于菜花地”——这个解说好!

  33. 海天一色

    楼上zhisha:我“绿”的,你“蓝”的吧?爱上艾米就直说了吧:)

  34. 铅笔小新

    呵呵,艾米砸得幽默!

    楼上各位跟帖也各有意思。

    说实话,前段时间有个世界读书日,好友让回忆一下近十年来读过的十本好书,我喜欢的《山楂树之恋》绝对是进入了这十本前列的。

    看过后,泪过后,把书端端正正放在书橱里,再也不敢碰触,也不愿跟周围人说起,就让这段故事埋在心里,后来,找到了艾园,看到艾园里静秋老三的消息。看到艾米故事中静秋的消息。

    越是珍重,就越不愿别人说起,怕一说就俗了。

    一开始,不想被拍成电影。后来,看到老张也哭了,另一个老张说不卖钱也陪老张拍完。真的,还是挺感动的。

    但是,现在看来,几乎是个闹剧。

  35. 良辰美景奈何天

    艾米写的太可乐了。看前而那篇文时(山楂片场河边抢床单)我还留言说这个男主穿得衣服好象小孩子穿了大人衣服,还是艾米老道,一下子点出要害!

    服ing

    建议老谋子的团队们还是上艾园来取取经吧,对你的电影(起码山楂树之恋)好处是大大滴!

  36. 良辰美景奈何天

    我也不同意友友老师,我也爱上艾米了!

    有一天和老公夜谈,他非常感慨地说:我知道你现在为什么总吹毛求疵地挑剔我了,我总结了一下,从你看艾米黄颜地小说起,你肯定是爱上黄颜了!

    可是他不知道,我还爱上艾米了!呵呵,估计告诉他他那颗小心脏受不了,所以我沉默了。

  37. 顾小白好象是看了艾米的砸文专门去照的这张菜花地里的痴呆照片似的。小白偏要来一个有图有真相。:)

  38. 雪浪风涛惊旅梦

    这个小白啊!不但要砸他,还要狠狠的砸!因为他压根就没有好好看原著!没有仔细阅读原著的一个人,还当编剧??看来编辑这碗饭挺好混的啊!

    这个小白就是个混饭吃的。

  39. 海天一色 :
    我“绿”的,爱上艾米快5年了:)

  40. “这个蓝大衣,原著里是勘探队发的那种蓝色棉大衣,工装,半长,齐膝,毛领”

    蓝色棉大衣?

  41. 让一个没有认真阅读原著的人当编剧,真是玩笑!

    这个顾小白就是个混饭吃的!

  42. 雪浪风涛

    我上面那段话出了个错字,应该是编剧。

  43. “哈哈哈哈,艾米砸得太精彩了,我对电影没兴趣,只对艾米的砸文有兴趣。”

    这顾小白真是“猥琐”最好的诠释,从外表到内心都很白。糟蹋原本很美的菜花地!

    今天看剧照真被吓一大跳!以为男主演在河里宽衣解带更衣,再一看女主演在一旁,不大可能。这裤子也太垮了,是乞丐裤?

    现在知道张艺谋当初哭肯定是被自己感动,他们将那么多动人情节该得面目全非,无非想借《山楂树之恋》之名为自己某段情哀悼!满足自恋情结罢了!

    艾黄夫妻二人比翼双飞,早飞到境界4了!

  44. 《菜花地自恋》里的女主人公的裤子不是照着《我的父亲母亲》里的女主人公的裤子裁的吧?


  45. 有顾小白这种白痴编剧坐庄,我已经不指望老谋子的新电影会呈现原著的风采,现在指望的是艾米艾友友的这一系列保护《山楂树之恋》的砸文能对《山楂树之恋》的话剧版,电视版及电影下一版(!)的编剧等人有些帮助。

  46. 妞年似水

    艾看园 // 四月 26, 2010 在 8:13 下午

    《菜花地自恋》里的女主人公的裤子不是照着《我的父亲母亲》里的女主人公的裤子裁的吧?

    --同感!更糟的是,《我的父亲母亲》女主好歹有点大西北的拙朴,菜花地的女主怎么看也是发育不良的火柴棍,说不上的可怜,只想叹气!

  47. 妞年似水

    据说“菜花地”要赶贺岁档,张导太狠了,过年还不兴有个好心情!我打算离电影院远点,大家提前准备避雷针吧!有这么白痴的编剧,张导会将天雷进行到底,他们的口号是: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48. 我也表白一下,我是“绿”的,爱上艾米4年出头而已。

    喜欢艾米笔下的黄颜。敬佩黄颜写的议论文。

  49. 艾米砸得精彩,大家的跟帖也精彩,看得我合不拢嘴:)

  50. 是不是油菜花比山楂花开的早?从照片看,青龙村的油菜花开了,而夷陵区百里荒的山楂花好像还没开。

  51. 回复“丁香花”:

    那棵树老早就有照片,但从来就没看到过开花的镜头。

  52. 回复“丁香花”:

    说实话,有时你的发言我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比如这个贴,到底要说什么?是说季节这样改还是可以的,还是什么别的意思?

    我在文中已经说了,即使山楂花现在没开,那么静秋在西村坪呆的那段时间也该开了。

    我并没说油菜花与山楂树是同时开的。

  53. 静秋在西村坪呆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不然就用不着回家轮休。她是在其他同学都轮休之后,才回家休息的,说明她在西村坪呆了很长时间,至少两个月。

    如果他们在油菜花开放的季节到西村坪,那么在那里呆两个月的话,山楂花肯定开放了。

  54. 我写的故事,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没用的情节就不会写。你只要改动其中一个情节,其他都会受影响。

  55. 哈哈哈~~菜花地自恋!!!

    容我“得瑟”一下,周围不少同学是因为张导演而知道山楂树之恋和艾米的,而我(相信还有艾园的很多读者)都是因为艾米和这本书而知道相关报道的~~噢耶! ^_^

  56. 没贴上?如果贴重复了,艾看园帮我删一个。
    对不起,艾米,确实是我理解错了,又读一遍看到了“因为已经是初夏季节,山楂花即使还没开放,在静秋待在西村坪的这段时间也会开放,老三还邀请个甚?”。
    在艾园已学到了好多好的思考习惯,但一粗心不求甚解的的毛病又犯了,要活到老改到老,谢谢你耐心解释!以后注意不让“有时”出现。

  57. 走过四季

    我喜欢的小说一般不会再去看根据它改变的电影,就是怕被改得面目全非。看到《山楂树之恋》的男女主角的照片,根本与我想象中的老三静秋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且不论剧情的改编,就算什么都没改,那里面也不是老三和静秋,还看个啥呢?郁闷

  58. flyingfisher

    艾友友总结得不错!不过艾黄应该是3、4两个境界都达到了。

    艾米在《忽悠》里是双重身份,很多读者既爱着作为女主的艾米,又爱着作为作者的艾米。当然作为男主的黄颜(成钢)也是被一众女粉丝们又恨又爱啦:)

  59. 作者明日

    艾米说的有道理,编剧一定要真正了解作品。否则……。

  60. 七十年代城市里的学生,并不穿大垮垮的裤子,那时忽而兴“锥子裤”,裤脚非常细,忽而兴“拷板裤”,屁股那里非常紧,忽而兴“喇叭裤“,屁股那里仍然很紧,但裤脚很大。

    学校领导的态度是:今天兴什么,什么就是资产阶级的一套,就要反对,用剪刀剪学生的裤子。我记得我们那时经常被赶到操场上,让我们全体蹲下,蹲不下去的就是穿“拷板裤”的人,就用个剪刀把裤子剪开,让你丢人。

    静秋是个会做衣服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穿这种大垮垮的裤子。

  61. 这么大垮垮的裤子我们也没穿过。即使那时不兴爱美,我们也不会穿这么“乡土”的裤子。这种裤子应该是农村妇女穿的,城市很少见。

  62. 感觉他的脑袋好大!

发言的人请给自己一个比较好辨识(也比较固定的)ID,凡是没名字的,我就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