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究竟是谁在炒作?

 “炒作”这个词实在是很形象,一看到这个词,我就会联想到在锅里翻炒的情景,那可真是翻来覆去,翻来覆去啊。

有个叫“张敬伟”的,4月22日在《时代商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被热炒的“山楂树”能结出什么果》的文章,说我最近有关《山楂树之恋》电影改编的文章是炒作,但我认为他才是在炒作。那么究竟是谁在炒作呢?

先让我们看看什么叫“炒作”。

据百度百科说,“《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第五版)给“炒作”一词这样的定义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

这个定义有两个重要部分:

1、“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这是炒作的目的。

2、“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这是炒作的方式或手段。

我是《山楂树之恋》的作者,写了几篇有关《山楂树之恋》电影改编的文章,贴在我自己的博客里,既不是“通过媒体”,也不是“反复的宣传”,何来“炒作”之说?

《山楂树之恋》红了几年了,我从来没在媒体上露过面,没搞过签售,没出席过作品推销活动,总共接受过一次媒体采访,还是书面的,一直到今天,没人知道我的真实姓名,没人刊登过我的照片,请问有这么“炒作”的吗?

而张敬伟跟《山楂树之恋》毫无关系,他却赶在这个时候在《时代商报》上大谈《山楂树之恋》的导演张艺谋和作者艾米,他的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我觉得这一切很符合《现代汉语词典》对“炒作”的定义:目的是扩大他的影响,手段是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

根据张敬伟的言行,对照词典定义,结论只有一个:张敬伟在炒作。

众所周知,捧名人可以出名,砸名人也可以出名,现在而今眼目下,砸名人比捧名人更容易出名。你看张敬伟写这么一篇主砸张艺谋、副砸艾米的文章,往媒体上这么一刊登,不就出名了吗?

张敬伟在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分析说:“既然艾米已经把小说版权卖给了张艺谋,而且没有约定电影情节、人物选撷的细节,艾米就无权置喙剧组的改编和演绎。这是市场常识也是娱乐圈内的规则,和张艺谋合作过的大作家多得是,如莫言、苏童等。”

你别看他句子写得支离破碎(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悬挂在那里没着落,莫言苏童怎么啦?),口气还是弄得很“权威”的,又是“市场常识”,又是“娱乐圈内的规则”,仿佛他老人家既是市场又是娱乐圈似的。

首先,我要告诉张敬伟,我不是娱乐圈内的人,就算娱乐圈内真有你说的那种(潜)规则,也规不到我头上来。

第二,你说的这个“市场”,指的是哪个市场?你这个“市场常识”有没有法律依据?如果你说的是你“张家菜市场”,那么恕我不奉陪,你在你的菜市场可以想玩什么“常识”就玩什么“常识”,但我不上你那菜市场买菜,不屑你那些“常识”。

第三,也请张敬伟好好定义一下“置喙”的意思,如果“置喙”就是“评论”,而“无权置喙剧组的改编和演绎”就是“无权评论剧组的改编和演绎”,那么我要说张敬伟可能把自己当成“真理部”部长他爹了,“真理部”的部长尚且不能剥夺我在博客发言的权利,你张敬伟有什么权利规定我不能评论?

张敬伟砸我的方式,是典型的“诛心大法”。

什么叫“诛心”呢?据《汉典》解释,就是“不问其事迹,只就其动机、用心而加以责备”。

张敬伟这学问做得好啊!简直就是比照着《汉典》注释来做的,不问我对编剧演员的评论对不对,只就我的动机和用心加以责备,说我“炒作”,这不是“诛心”是什么?

如果张敬伟并不知道“诛心”这个词,或者并不知道《汉典》对“诛心”的定义,那我只能说他天生就具备了“诛心”的能力,很可能得益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或曰“文化沉淀”,就像写进了基因的信息一样,一代一代传下来,只要是生长在这个文化里的人,不用费心去学,自然就会。

有兴趣的人可以注意观察一下,看那些砸我的人,有几个不是使用的“诛心大法”,有几个真能驳倒我的观点。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珍禽异兽,请立即通知我。

是的,我写了几篇文章,评论《山楂树之恋》剧组挑选的几位演员和编剧,但张敬伟驳倒了我评论中的任何观点了吗?

当然没有,谅他也没那个能耐。

我评论了几个据说是配角的“老戏骨”,人家“老戏骨”本人没说什么,你张敬伟一个不相干的人倒拍案而起了,说我对演员“横加指责”,是在“损人”。

我说张同学你是不是一点也不懂演员是吃哪碗饭的?演员干的,就是用他们的形象和表演塑造银幕人物,这是他们的职业,他们的长相就是他们的专业技术的一部分,我评论他们的长相在观众心里产生什么印象,不适合演什么角色,就像评价一个老师教学方法如何,不适合教什么课程一样合情合理。

我们经常说陈佩斯长了一张坏人脸,适合演反派角色,他也的确经常演反派角色,这难道能说是“损人”吗?如果我们评价一位老师长了张坏人脸,像个反面人物,那就不礼貌了,因为老师的长相跟他的职业无关。

而编剧的职业就是编写出电影剧本来,具体到顾小白,就是把我原著的《山楂树之恋》改编成电影剧本,任何人都有权对他的改编进行评论,如果他不许别人评论,就不要做编剧,就做皇帝好了,不然的话,哪怕是他自己创作的剧本,人家一样有权进行评论。

我指出编剧顾小白自相矛盾,一会说《山楂树之恋》不是经典,要做成商业片,一会又说《山楂树之恋》不是经典,所以不能做成商业片,那么经典和商业片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

我还指出顾小白把《山楂树之恋》定位为“民间文本”不对头,因为“民间文本”指的是民间流传很广但没正式出版的文本,而《山楂树之恋》是正式出版的文本,不能叫做“民间文本”。

我根据顾小白要把原著中对性的描写“压榨”到最低限度的做法,分析他没看懂原著,因为原著的精髓就是通过静秋和老三在性的问题上态度的转变来体现他们对彼此无私而诗意的爱情。

我的这些观点有错误码?张敬伟分析出个道道来了吗?驳倒我了吗?

当然没有,他看没看过我的文章,看懂没看懂,都是一个大问号。但他就能闭着眼睛揣摩我是为了“炒作”,这不是“诛心”还能是什么?

爱搞“诛心大法”的人,往往是一些能力低下的人,他们驳不倒你的观点,甚至看不懂你的观点,只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你的动机妄加猜测,借此毁坏你的名誉,达到搞臭你的目的,并通过搞臭你来炒作他自己。

张敬伟,你炒作的目的达到了,至少你让你的名字走入了艾园,被成千上万的艾园人记住了。

当然,人们同时记住的,还有“炒作”和“诛心”两个词。

(文中提到的张敬伟文章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10/04-22/2241559.shtml

28 responses to “艾米:究竟是谁在炒作?

  1. 沙发!:)

  2. 顶!顶!顶!

    张敬伟,你一定要感谢艾米啊,否则,哼!谁知道你是哪块地里的哪颗葱?
    张敬伟的目的达到了:被艾园人知道了!记住了!鄙视了!……

  3. 一直也没觉得莫言、苏童有什么好作品,这两个人被顾小白称为“伟大的作家”、张敬伟称为“大作家”,不知道他们眼中的“伟大”是指什么?《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不论小说或者电影都毫无智慧或者美感可言,却被这两个人推崇备至,真是两枚斗鸡眼啊!

  4. Agree with 玉树.

  5. 顶艾米!

  6. aprettypenny1120

    支持艾米!

  7. 支持艾米!

    有些人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自己喜欢炒作,就以为艾米和他一样,要炒作。

    记住“张敬伟”这个名字了,可惜是和“小人”,“诛心”,“炒作”连在一起的。

  8. 如果艾米想炒作,老早就飞回国去搞签售了。

    像艾米这样低调的作家,中国还绝无仅有。还有谁红到艾米这个地步,仍然没公开露面的?找不出一个来。

  9. 国内那帮人眼界太窄,心态太卑下,如果自己的作品能被张艺谋看上,肯定是激动得不知道姓甚名谁了,哪里还敢说张艺谋半个不字?你就是叫他们被张艺谋“潜规则”了,他们都愿意。

    但艾米根本不吃那一套。不管你是张艺谋还是李艺谋,只要你露出白点,照砸不误。

  10. 顶艾米! 鄙视张进伟

  11. 顶~
    两天没来,能挤入前10都不容易啊,呵呵~

  12. 俺发第一个留言的时候还只看到艾友友老师的第一个留言,等俺的留言发上去的时候就又被甩了两名啦…
    楼上的“一心”童鞋,鄙视人名字要写对哟~

  13. flyingfisher

    据说黄颜在生活态度上是个“体验派”,以这种“体验”的态度,回顾一下最近围绕着《山楂树之恋》的讨论或争执,我们会看到体会到形形色色的“人心人性”(黄颜语)。既有成千上万的山楂迷感动于静秋老三的恋情,敬佩支持着艾米的“文心、文胆、文眼”(静秋语);也有顾、张之流的“白”人们上窜下跳,既想借《山楂》出名谋利,又嫉妒《山楂》和艾米的成功,时不时抹黑和贬低一下。大千世界,人心人性之斑驳陆离,莫过于此。

    篡改一下领袖语录,曰:“最大的问题在于教育‘白痴’ ”。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艾米的“逢错必纠、逢白必砸”的态度,当能让那些蝇营狗苟之辈们少一些叫嚣。而这是在本身的文字之外,艾米另外最值得尊敬的地方。如果世上多一些艾米这样睿智、清醒、尖锐的“教导者”,这个世界会纯净很多。

  14. 十年忽悠

    flyingfisher:

    发现你武功高强,粉你一个!

  15. 十年忽悠

    艾友友同学俺是一直粉着的啦,艾米黄颜更是一直粉着滴。

  16. 发舞黄昏

    不得不说艾米的逻辑很清楚,论证也很充分。在读艾米这篇文章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有个张敬伟,读了之后就去google他,艾米还真是帮他提高了知名度

  17. 对不起!是鄙视张敬伟, 不是张进伟。

  18. flyingfisher

    谢谢十年忽悠!大家都是艾黄的“粉条”!

  19. 张敬伟有病,鉴定完毕。

  20. 003帅哥是“老三”吗!?
    我很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样的老三多让人心动而又心疼呀!

  21. 回复“terrippc”:

    我把你的贴删了,你大概是新来的,很多东西搞不清楚,我建议你不要急着发言,先潜水跟读一段时间,把艾园的事儿摸清楚了再发言,不然很容易挨砸的。

    比如我生气不生气的事,老艾园人早就知道,我昨天还在博客里回答过,但你没看见,又拿出来问,显得很不了解情况。

    你其他的观点我暂不评价,你先安安静静学习一段时间再说吧。

  22. 支持艾米!

    “如果艾米想炒作,老早就飞回国去搞签售了”

    AGREE!

  23. 003真是个大帅哥!

  24. 张敬伟真不要脸

  25. 静谧海湾

    支持艾米

  26. 为什么打开新艾园显示已经登录为summer?
    我孤陋寡闻了,很久以前一篇文章我刚看到:“文峰:《山楂树之恋》-爱得大气,写得大气”,写的太好了!看了这篇文章就知道艾米想不想炒作了。摘录几段:
    一个爱得大气的故事,并不能保证写出来就一定大气。如果是一个平庸的作者,就看不到故事的大气,就写不出故事的大气。这个故事由艾米来写,可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幸事。
    从写作技巧来说,所谓大气表现在用心来写作,而不是用笔来写作。写作上用心不用笔,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不为名利写作,不卖弄技巧,只用最自然最贴近故事的方式来写,前提是作者自身的大气。
    有文学博士头衔的艾米,对文学理论即使不说横流倒背,也一定是非常熟悉的。在当前文坛各种“主义”泛滥的大环境之下,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拉个名声响亮的“主义”当虎皮的诱惑。但是艾米没有“为主义而主义”,“为手法而手法”,她用她最本色的写法,创立了她自己的“艾米主义”(这是老夫的话):她只写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故事,她只从一个故事人物的视角来写,她尽力摈弃主观色彩,把自己彻底从故事里写出去,留给读者的是故事本身。整个《山楂树之恋》,你看不到一丝一毫某时髦“主义”的痕迹,也没有文学博士们通常难以摆脱的“学院气”。
    不受“主义”的影响,不受华丽文字的诱惑,不卖弄技巧,是艾米写作大气的重要标志,而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她境界上的大气:将个人名利地位置之度外。
    艾米写《山楂树之恋》,是贴在网上的,没有“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的字样,谁喜欢,谁拿去看。即便出书了,她也没为了书的销量就把故事从网上撤下来。即便《山楂树之恋》出名了,走红了,她也没跑到台前来亮相。老夫喜欢这份洒脱,超越了物质利益和文学名气,这就是大气。

  27. 上面是我发的,刚才显示显示已经登录为summer,现在正常了。

  28. closetoyou2010

    最讨厌的就是张敬伟这种睁眼说瞎话的人!

发言的人请给自己一个比较好辨识(也比较固定的)ID,凡是没名字的,我就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