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興棉被行」加入匠師博物館,手工棉被傳承溫暖心意

「源興棉被行」匠師博物館空間改善過程 

 (設計規劃:陳世強)

宜蘭市同興街1號
匠師:林益正       師承:林源水

宜蘭市同興街1號 匠師:林益正 師承:林源水 源興棉被行2015加入匠師博物館

源興棉被行2015加入匠師博物館

「源興棉被行」介紹:
        舊時棉被行以「彈棉被」作為新舊被褥之手工製作場所,本宜蘭市尚存三家,然因師父老陳凋謝,現僅存林益正老先生傳承之「源興棉被行」仍有製作生產,且保持顧客一定生意量,近北門口商圈,值得推廣及技藝保存,為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群空間改善再添一處生動具手藝特質之匠舖加入陣容。
        創始人林源水先生,生於民國26年,12歲時因家境關係,到宜蘭市中山路一間棉被行做學徒,因天資聰穎、用心學習且學會了兩手彈絲,當時做棉被的師師父都有慣用手,慣用左手或右手拉棉絲,而拉絲須要左右各一人拉棉絲一人彈絲,因此能跟須多師父配合,所以很快的學會製作棉被,16歲時開了源興棉被行(宜蘭市同興街1號現址)。

4-2.源興棉被廠

第一代創始人林源水先生

4-3.源興棉被廠

第二代林益正先生  

4-4.源興棉被廠

傳家店招木匾

        早期做一床傳統棉被耗時要好幾個鐘頭,歷經開棉、舖棉、彈棉、壓篩、牽紗、掄紗等繁複過程,60年代後自日本引進機器,改良作法,亦就是前半段用機械把棉仔絲定型,把棉花捲成片狀再依客人要求尺寸,再用手工去作,機器繞一圈,此手工彈幾佰下更均勻,現代的棉被會比較凸鬆的原因就在此。
        因父親早年白手起家,工作多又欠缺人手及身體欠安,就繼承衣缽,一眨眼也三十幾個年頭,現在的顧客多熟客,會依客人的要求、尺寸用人工作。
        舊時棉被行以「彈棉被」作為新舊被褥之手工製作場所,本宜蘭市尚存三家,然因師父老陳凋謝,現僅存林益正老先生傳承之「源興棉被行」仍有製作生產,且保持顧客一定生意量,近北門口商圈,值得推廣及技藝保存,為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群空間改善再添一處生動具手藝特質之匠舖加入陣容。

4-1.源興棉被廠

源興棉被行舊觀,老闆說:「今年正好想大整修!」

4-5.源興棉被廠

以細線和水紋作為意象之招牌創作     

4-6.源興棉被

招牌完成

4-7.源興棉被廠

羊毛、棉花、蠶絲三種棉被材料和舊工具展示

4-8.源興棉被廠

店裡有兩大面家傳製被原木桌面,值得保留

4-10.源興棉被廠 (1)

所保存舊時原木壓掄

4-11-1.源興棉被廠

內部空間整修前

4-12.源興棉被廠

內部空間整修後

發表留言